服務熱線:
0791-87379389電 話:0791-87379389
傳 真:0791-87379389
在線QQ:419267003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世貿路872號金濤大廈15樓
更新時間:2024-09-09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于都-寧都-廣昌-南豐段等3條支線項目(進賢段)(以下簡稱“本項目”)位于進賢縣張公鎮境內,起點為西二線上海支干線4#閥室,地理坐標東經116°12′24.340″,北緯28°20′7.691″;沿西二線上海支干線北側向西敷設至渣蘭村西側,之后由渣蘭村西側向南下方穿越西二線上海支干線,然后在渣蘭何家西側向西穿越羅溪渠(電干渠),后向西北敷設,之后在瀝里吳家南側沿西二線上海支干線南側向西敷設,到達縣道072東側的進賢分輸站,終點為進賢分輸站,地理坐標東經116°11′1.051″,北緯28°20′12.970″。進賢段天然氣管道工程全長約2.98km,管徑DN200(公稱直徑),設計壓力10.0MPa,設計輸量為2.25×108Nm3/a。包括進賢分輸站、線路工程、穿越工程、地面標識、防腐與陰極保護及管道配套工程等。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江西省天然氣(贛投氣通)控股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委托中環華誠(廈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編制了《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于都-寧都-廣昌-南豐段等3條支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江西省環境保護廳于2018年2月9日下達了關于《關于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于都-寧都-廣昌-南豐段等3條支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贛環評字[2018]14號)的批復。江西省天然氣(贛投氣通)控股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于2019年4月2日在南昌縣行政審批局登記變更公司名稱,公司名稱變更為江西省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對照贛環評字[2018]14號批復的環評報告書,進賢支線進行了局部調整。其中設計輸氣量由1.85×108Nm3/a變成了2.25×108Nm3/a,在現有環境敏感區內路由發生變動,對照《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環辦〔2015〕52 號)附件中《油氣管道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本次變更管線屬于“在現有環境敏感區內路由發生變動”和“輸油或輸氣管道設計輸量或設計管徑增大”,本項目屬于重大變動,須重新向生態環境部門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江西省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于2024年7月委托江西新咨華奕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編制了《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進賢支線項目核準變更環境影響報告書》,南昌市生態環境局于2024年8月12日下達了《關于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進賢支線項目核準變更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洪環環評[2024]128號),進賢支線于2019年1月開工建設,2022年1月完成建設,2023年4月正式通氣投入試運行。
江西省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委托江西贛安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承擔本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工作,贛安公司于2024年8月16-17日對本項目進行驗收調查/監測。
(三)投資情況
本項目實際總投資為1382萬元人民幣,其中環保投資為62.99萬元,占總投資的4.56%。
(四)驗收范圍
江西省天然氣管網工程于都-寧都-廣昌-南豐段等3條支線項目(進賢段)配套的污染防護設施和生態恢復及保護工程。
二、工程變動情況
對照《油氣管道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本項目的建設規模、地點、生產工藝和環境保護措施四個因素與環評階段對比均未發生重大變動。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
1.水環境:項目施工過程中定向鉆穿越江西省進賢縣潤泉供水有限公司飲用水水源電干渠二級保護區(取水口上游約1100米,取水規模6萬m3/d),穿越地表水體附近施工時注意了對水體的保護,未有溢油及向水體亂倒施工垃圾的現象發生,管道施工未威脅到飲用水水源電干渠二級保護區水質安全;施工人員租用附近民房作為施工人員的休息場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均依托周邊農戶已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施工期間施工廢水采取沉淀處理,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除塵,不外排。清管試壓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就近選擇排入附近農灌渠,施工期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
2.大氣環境: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為車輛進出場地、卸載物料及施工過程等造成的揚塵。施工期制定了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對作業面及時灑水,及時清運開挖泥土,對易起塵物料加蓋篷布,配備了專人清掃場地和施工道路。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施工道路適量灑水,有效抑制揚塵。
3.聲環境:通過合理安排施工計劃,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減震裝置,設立隔聲罩和加強了施工期聲源設備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減輕施工期作業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項目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頂管穿越時產生的頂管土、定向鉆穿越產生的泥漿和生活垃圾,其中頂管土用于管線覆土回填,定向鉆泥漿經干化后用于進賢分輸站工程建設中場地平整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經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5.生態環境:項目施工過程盡量減少了占用農田、林地,注意保護沿線植物資源,工程開挖剝離表土進行保存,管線施工臨時占地已進行了復綠、覆土復耕、功能恢復,現場無施工遺跡殘留,未導致區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變化。
(二)運營期生態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
1.生態保護:加強對巡檢工作人員的宣傳教育,巡檢工作人員對管道巡檢時注重保護沿途生態環境。
2.廢水:項目廢水主要來自站場生產廢水與工作人員生活廢水。運行期項目產生廢水主要為過濾廢水、設備檢修清洗廢水和生活廢水,其中過濾廢水、設備檢修清洗廢水經隔油池隔油后與生活廢水一起經一體化處理裝置處理后用于站內綠化。
3.廢氣:項目運營期廢氣主要為系統超壓排放的天然氣、閥門密閉不嚴造成的少量泄漏天然氣。系統超壓排放的天然氣通過放空立管高空排放,閥門密閉不嚴造成的少量泄漏天然氣通過加強日常維護和運行管理的措施加以控制。
4.噪聲:項目運行期噪聲污染主要為站場機械設備噪聲、系統超壓排空噪聲和備用柴油發電機噪聲。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減震裝置,設立隔聲罩和加強管理等治理措施減少噪聲對環境的影響。
5.固體廢物:項目運營期固體廢物主要為廢潤滑油(HW08)、分離器檢修粉塵、生活垃圾。廢潤滑油(HW08)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分離器檢修粉塵和生活垃圾等一般固體廢物一起經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6.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公司制定了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根據實際情況管線沿途設置了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警示牌、警示樁、警示帶等。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1.廢氣
驗收調查期間,進賢分輸站廠界無組織排放非甲烷總烴濃度值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2.廢水
驗收調查期間,進賢分輸站污水處理設施出口處理后廢水中pH、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氨氮、動植物油、石油類、總磷排放濃度均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一級標準限值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標準中城市綠化水質標準。
3.噪聲
驗收調查期間,進賢分輸站東南西北廠界噪聲監測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
五、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一)地表水
驗收調查期間,電干渠穿越管道下游pH、懸浮物、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石油類、揮發酚監測值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III類水質標準。
工程沿線生態補償、生態修復等措施均已落實,生態恢復效果良好,本項目的建設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掃一掃